全文实录丨福建省召开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
来源: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时间:2020/6/4 15:31浏览:998次

  6月3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邀请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郑彧,围绕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前环保热点、难点问题等有关情况做发布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福建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柯宜达担任主持人。




  柯宜达: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围绕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前环保热点、难点问题等有关情况,邀请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郑彧,请他就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做发布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首先请郑彧总工程师介绍有关情况。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郑彧



  郑彧: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过去一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与相关部门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创新作为,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优,生态福建底色更亮。生态文明建设的"福建经验",进一步打响;社会共治的格局,进一步构建;绿色发展的红利,进一步惠及百姓。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记者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谨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和发布会议程安排,下面,我首先发布2019年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一、水环境。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平。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保持优,全省12条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比例96.5%,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6个百分点,其中Ⅰ~Ⅱ类优质水比例61.5%,同比提高9.8个百分点。县级及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二、大气环境。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PM2.5浓度下降至24微克每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浓度低三分之一。68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9.2%。9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8.3%,排名依次为:南平、龙岩、宁德、莆田、厦门、福州、三明、泉州和漳州。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厦门、福州环境空气质量分别位列第4和第6位。

  三、海洋环境。全省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海水质量总体良好。按点位比例评价,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一、二类)比例85.1%。其中,国家考核点位优良水质比例80%,优于72%的考核目标。

  四、声环境。城市声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并略有改善。

  五、辐射环境。全省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环境电磁辐射水平、电磁辐射设施周边的电磁辐射水平,均低于国家限值。

  六、生态环境。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森林覆盖率66.8%,继续位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福建生态环境的"高颜值",既得益于"天生丽质",更离不开"后天呵护"。一年来,我们持续深化生态省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做好新冠疫情期间精准监管、帮扶,并围绕六稳六保促进复工复产。重点推进了以下工作:

  一、主动担当服务高质量发展。着力先行先试,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启动全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园区规划环评,协同推进两大协同发展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深化亲清服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亲清服务 精准在线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实施意见》,依托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领域亲清服务平台,对企业实施更精准的监管与帮扶。助力精准脱贫,安排省级生态环保专项资金8.58亿元,支持贫困地区环境治理,促进乡村生态振兴,全省一半左右行政村建成"绿盈乡村"。

  二、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开展"长空亮剑"大气污染强化监督帮扶行动,实施大气精准治理减排"十百千"工程,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减少污染天数60%以上。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碧水攻坚"三巩固"行动,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从源头保障百姓饮用水安全"六个100%"工程。推进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8项生态绩效指标提前完成国家考核要求。打好净土保卫战,农用地详查工作全面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面铺开。推进用地结构调整、种植结构调整,强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修复与管控。打好海洋生态保卫战,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开展重点海湾综合治理,全面推进三都澳超规划海上养殖整治,深入推进九龙江-厦门湾排海总量控制试点,大力推进闽江口入海溪流整治。

  三、强化精准高效执法督察。强化涉疫废物环境监管,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积极靠前,勇于战"疫",累计出动2万多人次现场督导帮扶,确保涉疫医疗废物、废水、垃圾安全规范处理处置。强化督察整改,严格督察督办,创新建立"一市一会商"机制,压实整改责任,推动各级党政领导挂钩督办问题。目前,第一轮督察72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或基本完成53项,其余正在有序推进;第二轮督察群众信访4433件,已办结4117件。强化生态环境执法,持续开展"清水蓝天"等专项执法行动,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共4146件、处罚金额3.22亿元。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与绿色金融联动制度。强化生态保护监管,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强化核与辐射监管,在全国率先建成放射源"一源一码"管理系统。

  四、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健全生态环境管理机制,基本完成省以下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建立派驻环境监察体系。健全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省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订省部共建"数字生态"示范省战略合作协议, 进一步推动"数字+生态"的深度融合发展。健全生态保护经济政策,建立覆盖全省的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推行排污权交易,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健全法治保障体系,颁布实施《福建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法规标准,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工作机制。

  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创新开展政治巡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切实为基层减负,制定12条具体减负措施,精简整合各类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实行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坚决禁止环保"一刀切"行为。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被授予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休止符,只有渐强音。我们将继续砥砺初心,勇担使命,以不变的方向、不减的力度,持续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谢谢!

  柯宜达:感谢发言人的介绍与发布。

  接下来,欢迎记者朋友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应邀提问时请自报身份。现场答问现在开始。




  记者:我是东南网的记者,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我省在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上有何部署?

  郑彧:谢谢您的提问,您的这个问题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刚才已经介绍过了。今年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五个精准"(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紧盯目标、紧盯重点、紧盯节点,持续加大力度,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聚力攻坚、精准施策。

  蓝天保卫战方面,在大气环境质量上,通过几年的努力,我省PM2.5浓度持续下降,2019年已经降到24微克每立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三分之一。随着PM2.5浓度的下降,臭氧问题凸显出来,所以这几年我们在加强PM2.5治理的同时,也在强化臭氧的协同控制。下一步,针对臭氧问题,我们还将实施更精准的治理,在坚持机动车尾气控制、印刷涂料行业整治等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罗源湾、环湄洲湾、厦漳泉等三大连片区域的VOCs综合治理,推进钢铁行业和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强化工业炉窑污染整治,从源头减少臭氧前体物的产生。

  碧水保卫战方面,第一,持续巩固提升我省优良的水环境质量,继续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民办实事项目,抓小河清促大河净;第二,着力保障水质安全,实施饮用水安全"六个100%"工程,推进"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整治;第三,继续强化重点海湾综合治理、入海污染源排查整治、海漂垃圾清理等,切实加强陆海统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净土保卫战方面,我们将围绕让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两个目标,一方面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对不同质量类别的耕地,分别采取农药化肥减量化、酸化土壤改良和有机肥替代,划定特定农产品禁产区等措施进行管控;另一方面强化建设用地联动监管,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严格污染地块用地环境准入,确保每一地块都依法经过调查和治理修复。

  越到攻坚的关键期,越是攻坚的困难期,越是困难越要用新思维、新办法、新机制来突破,我们将总结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着力在三个方面继续发力:一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落实企业责任、属地责任,加强公众参与,推动科学治污;二是以生态云平台为抓手,加强生态环境大数据应用,实现精准治污;三是加强法治保障,完善地方立法,继续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确保依法治污。

  目前,我们也在加快研究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持续提升我省生态环境质量谋篇布局。我相信,在各相关部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好打赢这场攻坚战,圆满收官"十三五"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继续攻坚克难,全力打好攻坚战的"十四五"升级版。

  柯宜达:感谢发言人的回答,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我是福建日报社的记者,大家都知道5月8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向我省反馈了督察意见。请问我省将怎样推进督察整改工作?

  郑彧:对您的问题我做一个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也是近期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既是"工作体检",更是"政治体检"。省委和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督察整改工作,书记、省长亲自挂帅,担任督察整改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研究,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亲自推进,直接抓、一线抓、持续抓整改;亲自督办,带头挂钩督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多次深入基层调研督导,带动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第一轮、第二轮督察以来,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统一部署,扎实有序开展整改。刚才已经介绍了,到目前,第一轮督察72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或基本完成53项,其余也正在有序推进;第二轮督察群众信访4433件,已办结4117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揪心事、烦心事。

  因此,我想说明的是,我省的整改并不是5月8日中央督察组反馈后才开始的,而是一直在推进的。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督察反馈的情况,下阶段,我省将重点推进以下整改工作:

  一是坚持立行立改、马上整改,加快推进、逐一落实各项整改任务。

  二是坚持举一反三,全面整改。我省正抓紧完善督察整改方案,既将督察反馈问题细化分解为40项整改任务,并且做到每一个整改任务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有力,还注重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提出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和长效机制,力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三是坚持群众满意,落实整改。我们将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切实保障整改落实。一方面做到"真动作",我省将实施省领导包案整改工作机制(所有整改任务均由省领导包案负责)和"四个一"(一周一督办、一会诊、一协调、一推动)工作机制,健全信访件可视化监管等制度,强化云端"一市(事)一会商"机制,对重点问题强化抽查、挂牌、督办,坚决做到不应付了事、不留尾巴、不再反弹。另一方面做到"真整改"。我省还将实施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内人士、有关专家和群众代表进行监督评估,同时还将通过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硬措施硬手段,来检验督察问题是否真正整改到位。

  我们认为督察整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督察整改,由点及线、以线带面,着力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谢谢!

  柯宜达:感谢发言人的详尽回答。请继续提问。




  记者:我是人民网的记者,我想问一下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是如何运用生态环境大数据与企业构建亲清服务关系的?

  郑彧:过去大家印象中生态环境部门更多的是监管,实际上生态环境部门既有监管的职责,也有服务的使命。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严管优服并重,特别是在推动复工复产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在保障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运用我们2019年建成的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领域亲清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针对企业反映的出行、办事、沟通不便等实际困难,我们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亲清服务 精准在线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实施意见》,从6大方面出台了18条具体举措,对企业实施更精准的帮扶。

  一是"一网通办"。为减少人群聚集和密切接触,我们将所有64个省级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在网上办理。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以一网通办;如果企业不会操作,我们还提供"屏对屏"共享指导。审批进度通过短信自动通知,审批结果即时可见、邮寄到家。

  二是在线答疑。企业在复工复产中,可能会遇到生态环境方面的政策困惑,包括一些治理难题,为此,我们专门汇编了1220条常见问题指南,同时建立专家团队,有1108位专家全年排班,进行"在线门诊"。

  除了这两个功能我们还有四个方面的功能可能更适合我们省的特点。

  三是预警提醒。针对企业运行过程中,排放接近限值、证照即将过期等这些需要经常操心的问题,平台能够第一时间自动向企业预警,帮助企业省去可能因为管理疏忽造成的"烦恼",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整改、早解决。

  四是整改互动。预警提醒后,有的企业知道有问题,但不知道症结在哪里。因此,我们帮助企业建立问题台账,同时在线指导整改,整改进展也通过网络实时互动,既让帮扶更有针对性,也减少了现场检查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

  五是环保超市。有的问题需要专业力量来解决,但有的企业不知道找谁解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主动当好"红娘",建立在线环保超市,引入各类第三方环保咨询服务机构,并公开他们的业绩和诚信记录,让企业好中择优。目前,上架的第三方机构已经有188家,一批污染治理项目在平台牵线搭桥下,实现了"联姻"。

  六是修复信用。过去,有个别企业因为犯了小错,产生信用污点,融资贷款处处受限。因此,我们建立了环境信用动态评价机制,及时为"知错能改"的企业松绑,助力打通企业融资堵点、难点。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用好生态环境大数据,主动对接企业需求,进一步完善全流程、全链条、全周期的服务,让亲清助企更加常态长效。谢谢!

  柯宜达:感谢发言人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




  记者:我是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的记者,我注意到,刚才您的发布中,有提到"绿盈乡村"和"农村污水治理",目前我们都有哪些举措在推动这项工作,并且取得哪些成效呢?

  郑彧: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是每个人共同的期盼,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省始终把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生态镇村"细胞工程"的基础上,去年3月,我省率先出台乡村生态振兴专项规划,梯次推进建设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绿盈乡村"。

  "绿盈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

  在顶层设计上,我省专门成立了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10个部门通力协作,推动"单兵突击"向"集团会战"转变。同时,充分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把"绿盈乡村"建设纳入党政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压紧压实地方责任。

  在管理手段上,一方面,我们依托生态云,用数字为村庄画像,实现科学指导、分类施策、精准治理。另一方面,融汇共治力量,村民可以通过扫描"一村一码",及时掌握所在村庄及周边生态环境动态信息,随时随地反映问题。

  在推进举措上,集合水、气、土、生态等要素,建立一村一档,形成问题总台账,定期跟踪、调度、评估;同时,调动政府、群众、市场三者的积极性,激活内生动力,让乡村生态振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绿盈乡村",不仅要表面美,更要里子实。我们在推进创建过程中,把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生活污水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之一: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监管"的思路,组织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和行动计划,逐村细化技术路线,发布排放标准,建立长效运维机制。同时,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畅通问题举报渠道,借助专家、环保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开展政策宣传和实地暗访,融汇社会合力,构建共治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绿盈乡村"建设,夯实生态省建设的"细胞工程",守好"底色",融入特色",让越来越多的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柯宜达:感谢发言人的回答,现在最后一个问题请继续提问。




  记者:我是新华社记者,2018年开始为着力提升群众的环境获得感,福建省开展了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行动。请问这项行动的成效如何?

  郑彧:您提的这个问题,2018年以来这项活动我们一直延续到现在,还会继续延续下去。我们的考虑就是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近年来,我们紧盯这个问题,一直把解决群众身边"小事"作为实现民生福祉的"大事",特别是2018年7月以来,我们创新机制,在全省开展集中整治攻坚行动,截至目前,累计受理问题举报16283件,到期办结率100%。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

  一是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会战。环境问题往往是由多种违法行为引起,老百姓遇到时,对该找哪个部门投诉常"一头雾水";而一些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如果由某一部门单独处置,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为系统性解决问题,我厅联合住建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等多个部门建立联合攻坚机制,细化明确各部门归口受理生态环境问题类型,同时统一受理举报、统一编号登记、统一交办问题、统一信息公开、统一督查督办,并建立联合会商机制,凝聚攻坚合力,打破以往"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格局。

  二是变程序办结为群众满意。我们对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受理、转办信访件的做法,创新"接转督办核"无缝衔接机制,严格做到"接"有专人安排,"转"有时效要求,"督"有实地核查,"办"有分级标准,"核"有严格程序,针对重复投诉涉及深层次矛盾的重点生态环境问题,每月通报、挂牌督办、专项督办、严格考核。同时,定期通报信访投诉办理情况,并借助媒体曝光典型案例,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和监督,确保不解决问题不收兵,群众不满意不罢休。

  三是变集中整治为常态治理。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不是运动式,也不是一阵风。我们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既依托攻坚行动,精细监管、靶向治污,又常态开展清水蓝天、环境执法大练兵等执法行动,及时排查整治,将更多环境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下一步,我们还将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欢迎大家继续支持参与监督环保,一起来解决百姓身边突出环境问题。谢谢!

  柯宜达: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和郑总工的解答。媒体朋友们如果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问题,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相关部门联系,再进行深入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福建省环境保护股份公司
小程序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

公众号二维码

Copyright ©2019 福建省环境保护股份公司  

闽ICP备16030654号-3